邮箱登录| 联系我们
搜索
  • 首页

    本院简介

    领导之窗

    组织体系

    科技支撑

  • 科技创新

    科技进展

    科技成就

    成果转化

    交流合作

  • 人才队伍

    院士风采

    学术带头人

    创新人才

    研究生培养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创新平台

    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信息公开

    公告信息

    财务信息

    >科技创新

  • 科技进展
  • 科技成就
  • 成果转化
  • 交流合作

    新闻动态

  •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
  • 自然资源部关于公布2021年高...
  • 第32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海报请...
  • 测科院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
  • 测科院牵头承担的一国家重点...
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创新>科技进展>正文

摘要速递|IJIDF第12卷第二期

发布时间:2021-07-09点击:0次

2021070608361625531772873052367.png

近期,我院《影像与数据融合国际期刊》出版了第12卷第二期。在这一期中,发表了多篇热门影像融合文章,有基于有效动态场景的运动分割融合框架方法研究;基于立体视觉相机与激光测距仪的自动外部校准改进算法研究;利用ASTER遥感数据在斑岩铜矿勘探中进行蚀变和构造特征测绘的试验,以及快讯文章:基于分水岭分割和IHS影像融合的多焦距影像融合方法。摘要如下:

 

A new fusion framework for motion segmentation in dynamic scenes

Lazhar Khelifi&Max Mignotte

Pages: 99-121

To cite this article:

Lazhar Khelifi & Max Mignotte(2021)A new fusion framework for motion segmentation in dynamic scen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e and Data Fusion,12:2,99-121,DOI: 10.1080/19479832.2021.1900408

 

动态场景中运动分割的融合框架方法研究

目前,动态场景下的运动分割普遍采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参数化方法。本文探讨了无监督分割方法,可用于在缺乏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分割新的视频。特别地,它解决了动态纹理分割的任务。通过自动为每个区域或组分配单个类别标签,此任务包括将在时空重复的复杂现象和特征聚类为一组。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动态场景中运动分割融合框架。该模型用于合并包含多个弱质量区域的不同分割图,以获得更准确的分割结果。通过应用于输入视频的简化分组策略,获取组合过程中所需要的不同的标签域 (基于三个正交平面: xy, yt and xt)。在两个具有挑战性的数据集(SynthDB和YUP++)上进行的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与当前需要参数估计或训练步骤的运动分割方法不同,具有处理速度更快,更容易编码,简单且参数有限等特点。

 

Improved auto-extrinsic calibration between stereo vision camera and laser range finder

Archana Khurana&K. S. Nagla

Pages: 122-154

To cite this article:

Archana Khurana & K. S. Nagla(2021)Improved auto-extrinsic calibration between stereo vision camera and laser range find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e and Data Fusion,12:2,122-154,DOI: 10.1080/19479832.2020.1727574

 

基于立体视觉相机与激光测距仪的自动外方位校准改进算法研究

基于单色定标板的三维重建方法和二维激光测距仪视图间的几何共面性约束,本文提出了一种准确估计立体视觉相机和二维激光测距仪之间的外方位校准参数的方法。该方法支持使用单色板自动提取相机与激光测距仪的线面对应关系,通过选择最优阈值进行激光扫描,从激光测距仪数据中提取线特征,本文进一步改进了该方法。然后,通过求解被测平面和直线之间的共面约束得到校准参数。同时,通过最小化重投影误差和共面约束误差来细化得到的参数。此外,该方法利用单色板提取可靠的线面对应关系,减少激光数据在棋盘检校板上观察到的距离反射率偏差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标定精度。由于所提出的方法支持自动提取特征对应关系,与手工方法相比,大大减少了操作员所需的时间。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性能,并证明了该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精度。

 

Alteration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mapping in Kacho-Mesqal zone, Central Iran using ASTER remote sensing data for porphyry copper exploration

Soheyla Beygi, Irina Vladimirovna Talovina, Meisam Tadayon&Amin Beiranvand Pour

Pages: 155-175

To cite this article:

Soheyla Beygi, Irina Vladimirovna Talovina, Meisam Tadayon & Amin Beiranvand Pour(2021)Alteration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mapping in Kacho-Mesqal zone, Central Iran using ASTER remote sensing data for porphyry copper explor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e and Data Fusion,12:2,155-175,DOI: 10.1080/19479832.2020.1838628

 

利用ASTER遥感数据在斑岩铜矿勘探中进行蚀变和构造特征制图

本文利用星载热辐射和反射辐射计(ASTER)卫星图像,识别伊朗乌尔米耶-达克塔尔岩浆带的泥质、千枚岩和丙基岩蚀变带,并绘制了斑岩铜矿勘探的地质构造特征图。同时,采用特殊波段比、选择性主成分分析(SPCA)和光谱角映射(SAM)等图像处理技术对ASTER的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进行了图像处理。该方法实验表明,泥化蚀变带广泛分布在花岗闪长岩侵入体、安山岩、凝灰岩角砾岩和熔结凝灰岩中。围岩蚀变主要与砂岩及部分安山岩性有关。在安山岩、砂岩、页岩和泥灰岩、英安岩到流纹英安岩、安山岩玄武岩、凝灰岩和安山岩熔岩及花岗闪长岩侵入体中发现了黄铁矿蚀变带。裂缝密度图显示,泥质蚀变主要分布在高密度裂缝带,而丙基岩和千枚岩带主要分布在中-低密度裂缝带。因此,在花岗闪长岩和安山岩单元中泥岩、千枚岩和丙基岩蚀变带组合有关的高、中裂隙密度带内,识别出了研究区铜矿化的高潜力区。

 

Letter

A multi-focus image fusion method based on watershed segmentation and IHS image fusion

Shaheera Rashwan,Amira Youssef&Bayumy A. B. Youssef

Pages: 176-184

To cite this article:

Shaheera Rashwan, Amira Youssef & Bayumy A. B. Youssef(2021)A multi-focus image fusion method based on watershed segmentation and IHS image fu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e and Data Fusion,12:2,176-184,DOI: 10.1080/19479832.2020.1791262

 

基于分水岭分割和IHS影像融合的多焦距影像融合方法

高倍光学相机,如显微镜或者微距摄影,无法在一个焦距下聚焦并获取到目标影像。在这种情况下,被摄目标或场景的影像通常利用不同焦距获得的影像融合得到,即全焦距影像,从而使得影像目标清晰可见。这个过程称之为多焦距影像融合。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水岭分割和IHS影像融合的新方法,用于多焦距影像融合。首先,散焦影像通过IHS进行影像融合。然后利用标记控制的分水岭分割算法对融合影像进行分割。最后,应用Sum-Modified拉普拉斯方法量测多焦影像中每一区域的焦距,并从对应影像中选择出拥有更高焦距量测的区域,从而计算出全焦距结果影像。实验表明WIHS方法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

 

期刊主页:http://www.tandfonline.com/tidf

投稿网址: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tidf 

 

(文/ 谢文寒、孙晓霞、封雅静、吴东清)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相关推荐

    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申明| 网站申明
主管: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主办: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测绘科技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 电话:010-63880803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 京ICP备05054422号 备案编号: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