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北京房山人卫激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召开2020-2021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发布日期:2021-06-18来源:浏览次数:0次【字号 大 中 小】
近日,北京房山人卫激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人卫站”)2020-2021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召开。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元喜院士主持,院长燕琴致欢迎辞。来自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单位的11名学术委员会委员、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二级巡视员辛红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王瑞丹出席会议。科技发展司创新发展处、平台中心数据与野外站处、院科技处、人卫站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人卫站2020年度报告。学术委员会认为,人卫站2020年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在数据获取、数据应用研究、数据及产品共享、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会议对人卫站未来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一是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加强人卫站的科学规划;二是扎根基础研究,充分发挥人卫站集SLR、GNSS、VLBI和超导重力等多种大地测量观测技术于一身的优势;三是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与开放共享服务,在行业内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王瑞丹指出,国家野外站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根据“观测、研究、示范、服务”的台站建设运行管理要求,做好项目申报、科学研究、数据获取与管理等工作,做优、做实、做强,出一流成果,争创一流国家野外站。
辛红梅表示,国家野外站是自然资源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部高度重视国家及部属野外站的建设与运行,2020年出台了《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试行)》,下一步将按照野外站管理要求,进一步做好政策上的支持与管理工作。
燕琴对各位领导及专家的到来和对人卫站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表示衷心感谢,下一步我院将继续按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建设运行的相关要求,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台站建设的规范性、计划性和开放性,深化与国内相关领域创新平台的合作,提升人卫站的科学观测和试验研究水平,丰富科研产出,促进创新性科技成果的产出,争创国际一流大地测量综合观测研究站。(文/赵春梅,图/何正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