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站介绍
发布时间:2022-02-08点击:0次
北京房山人卫激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北京卫星激光国家野外站)隶属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是科技部首批命名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中国科协命名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主管部门是自然资源部。始建于1980年,1992年建设完成卫星激光测距系统,1994年正式运行常规观测,1998年建设完成全球卫星导航定位观测系统。目前,北京卫星激光国家野外站集卫星激光测距(SLR)、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重力等多种大地测量观测技术于一体,是国际激光测距服务(ILRS)组织、西太平洋卫星激光网(WPLTN)和国际GNSS服务(IGS)组织的重要成员,是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核心跟踪站,是国际地球观测系统(GGOS)空间大地网成员。
北京卫星激光国家野外站地处北京西南约60公里的房山区韩村河镇龙门口村西山坡上。观测站占地面积1.85万平方米,站内有办公楼、SLR观测楼、GNSS观测楼、重力观测室、测量仪器检校室、研究生机房、研究生公寓、职工宿舍、食堂、配电房等建筑3886余平方米。
北京卫星激光国家野外站长期开展GNSS、SLR、重力等多种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的数据获取,实现了高质量、多方位、不同尺度的大地测量观测;不断提升观测数据挖掘的广度和深度,实施创新应用研究,促进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为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大地测量及地球物理等领域研究提供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示范推广、知识传播与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构建了数据及产品共享服务体系,打造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平台,有效提高野外台站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中的贡献。
北京卫星激光国家野外站承担了国内外多类卫星的激光联测任务,为地球参考框架建立与维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卫星精密定轨等任务提供了高精度激光观测和GNSS观测数据。基于多源大地测量数据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统CGCS2000,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统一框架下的高精度重力场逼近算法体系,初步实现了陆地和海洋全球基准的统一与应用。
北京卫星激光国家野外站研究方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地测量数据采集
基于北京卫星激光国家野外站SLR、GNSS、VLBI、超导重力仪等观测设施,持续改进系统软硬件性能,研究影响数据质量及数量的关键因素,提高系统的短期及长期稳定性能,研制数据采集标准,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可靠性、稳定性,为相关应用提供高质量的原始观测数据。
2、大地基准与数据处理
利用北京卫星激光国家野外站及国内外GNSS跟踪站数据,常态化处理并生成基准系列服务产品(卫星轨道、钟差、坐标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研究空中、陆地、室内、海洋、水下无缝衔接的大地基准建立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持续完善和更新我国现代大地测量基准框架体系、理论与方法;结合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立和维护全球和国家地心坐标参考框架,并开展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3、动态导航与定位
基于实时GNSS观测观数据,研究兼容北斗三号的GNSS实时轨道及钟差、对流层延迟、电离层延迟等系统误差改正方法,以及全国范围内实时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技术,为全国广域精密定位服务提供技术与产品支撑。
4、地球重力场与垂直基准
基于重力和GNSS观测数据资料,揭示地面重力的变化规律和地面沉降特性,研究大气、降水等环境负荷对重力变化和地面垂直形变的影响,开展地面形变和重力场时空变化综合监测,为重力场构建和高程基准的建立和维持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5、空间目标动力学与精密定轨
基于多源大地测量技术,精化空间目标动力学模型,基于空间目标(包括合作目标和非合作目标)跟踪观测数据,研究精密测定轨理论与方法,提高空间目标预报轨道和事后精密定轨精度,为导航定位、大地基准构建、地球动力学研究、卫星应用、空间目标碰撞预警等提供高精度轨道支持。
北京卫星激光国家野外站组织架构如下: